咽痛鼻出血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要养生就要了解人体的五种病理状态
TUhjnbcbe - 2022/10/31 21:16:00

中医用“整体--平衡”理论来认识和把握疾病。

通过事物表现出来的外部征象来探索事物内部规律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思想核心就是“整体”和“平衡”,中医称之为“整体—平衡”理论。

我们来看看平衡被破坏会出现什么病理状态。

这些病理状态归为五类。

01内风

风的最大特性是“动”,风作用于物体可以使物体“运动”。风本身看不到,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树叶的摇晃、湖水波纹、树枝摆动来判断风的存在。

人体内在平衡失调而导致的一系列以身体动摇为特征的疾病,比如手足震颤、头摇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四肢抽搐、鼻翼煽动、点头不止、肌肉跳动、肢体痉挛、目睛上吊等,都称为“风”。区别于自然界的风,中医称之为“内风”,也称“风气内动”。

肝和内风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中风),和肝有关系的内风也被称为“肝风”。《内经》有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比如强直、抽搐、拘挛,还有震颤、眩晕、摇晃性疾病都和肝有密切的关系。

肝所藏精气为血,肝在志为怒,人怒可以使气血上冲于头部,使人眩晕昏仆。大怒时会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内风还和血与津液有密切关系。

血、津液的亏损一般由失血、久病耗损、热病伤津、造血不足等原因引起。

血和津液亏损导致的内风除了眩晕昏仆、头摇肢颤、四肢抽搐、肌肉跳动、肢体痉挛等,还会引起一些特殊症状,如血虚则会出现皮肤疹痒、起白屑、肌肤甲错等症状,而津液亏损则会出现肌肤干燥皲裂、舌干而红绛、舌苔少或光滑如镜面等症状。

02内寒

人是恒温动物,当产热不足时,各脏器得到的能量供应就会减少,从而导致器官功能衰退,此时人会畏寒、四肢不温、关节冷痛、筋脉拘挛、胃脘冷痛等。

内寒与新陈代谢衰退有关。

元阳是否充足是人体新陈代谢是否旺盛的决定性因素。元阳储藏在肾,因此肾和内寒有密切关系。《内经》上也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肾阳不足还会导致其它症状。如小便频数、小便解不干净、解完又想解、小便闭塞不通、大便泻泄、水肿等,这也成为内寒可能出现的兼见症状。

肾阳不足还会出现腰背酸软、冷痛、遇暖减轻等症状。

03内热(火)

中医称为“火热内生”,与内寒相反,一般是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产生热量过多导致的疾病。

内火又分为实火和虚火两种。

实火是指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导致产热量超过正常的散热能力所导致的疾病。

全身性的发热,表现为体温的升高,如甲亢。

局部发热,如胃脘部的烧灼感、心窝部的烘热感、头面部的烘热感、小便时尿道的热烫感、大便时肛门的灼热感等。

实火(热)往往兼有各种新陈代谢过于旺盛的症状,如面红目赤、心悸心烦、口渴、喜欢喝冷的东西、大便干结、小便*赤、多食易饥、脾气暴躁、消瘦等。

引起实火(热)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莫过于元阳的运动、温煦作用过于亢进。另外,过度的情绪活动也会导致实火(热)产生。

虚火是指人体散热能力下降而导致产热相对过剩造成的疾病。

虚火(热)的主要症状是自觉发热,量体温往往无升高或有轻微升高(常在38℃,左右,一般不超过39℃),热度往往在午后或夜间明显,劳累后症状会加重。

除发热外,另外还有手足心发烫、心烦失眠、口干目涩、咽干咽痛、骨蒸潮热,两颧潮红等症状。

当人过度劳累、久病耗损、大量失血、饮食失宜时,往往体内的液态物质过度消耗而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这时,就导致了虚火(热)的发生。

04内燥

中医上又称为“津伤化燥”。内燥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体内津液的损伤和过度消耗。

津液的亏耗常见的原因有大汗、剧烈频繁的呕吐、腹泻不止、大量失血,还有前面讲到的内火也会造成体内津液的亏损。

内燥的主要表现是以人体组织器官的干燥缺乏滋润为特征。比如,皮肤缺乏滋润,则干燥无光泽甚至皲裂、起白屑;口唇缺乏滋润,则口干舌燥、唇干起壳;肺缺乏滋润,则干咳无痰、咽干咽痛甚至咯血;胃缺乏滋润,则胃中饥饿但不欲食,舌面光红无苔如镜面;大肠缺乏滋润,则大便干结、不易解出;目鼻缺乏滋润,则鼻干痛、目干涩而痛等等。

老年人习惯性便秘可考虑养阴生津、补血润燥,中医往往比较多地使用植物的果仁做主药,如桃仁、郁李仁、柏子仁、芝麻仁、火麻仁、杏仁、松子仁、核桃仁等。

05内湿

中医上又称为“湿浊内生”。进入人体的水饮就不能被正常转化为人体可利用和吸收的精华物质,从而导致水液在体内过多地积聚,反过来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内湿的疾病。

脾与内湿形成的关系密切,《内经》上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如水肿、胀满等。

水湿在体内过多积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各组织器官中水分含量过多而出现的症状,如肢体水肿、头面浮肿、头重而沉、胸水、腹水、大便溏泻、四肢重胀、脘腹胀满、舌苔厚腻等;

二是体内粘膜细胞分泌的粘液过多,如妇女的白带过多,慢性结肠炎导致的慢性腹泻(中医认为“湿多成五泻”),支气管分泌粘液过多引起的慢性咳嗽、咳痰白而粘、不易咯出,等等。

慢性鼻炎也与内湿有关。

讲到内湿,还有一种疾病不能不提,那就是肥胖。

1
查看完整版本: 要养生就要了解人体的五种病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