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为临床最常见症状之一,在门诊病人中,被列为常见疾病的第3位,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我国10岁以上人群眩晕的患病率达3.4%。眩晕性疾病涉及多个学科,如:耳鼻喉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精神科等。根据病因分类,眩晕可分为前庭性眩晕、非前庭性眩晕,前者占85%以上,前庭性眩晕可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前庭周围性眩晕占80%左右,病变主要位于内耳、前庭神经。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具备常规听力检查设备(纯音测听、声阻抗、耳声发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等),拥有先进的前庭功能检查仪器:眼震视图,医疗团队对眩晕常见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目前开设的眩晕专科门诊主要为前庭周围性眩晕(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前庭阵发症等疾病)患者提供专业的诊治。
什么是眩晕?
自年起,医学界统一将头晕划分为眩晕、晕厥前、失衡和头重脚轻感四种不同的症状。其中,眩晕是特异性症状,指存在周围物体或自身明显旋转的运动错觉或幻觉,主要病因是前庭系统功能障碍。晕厥前是一过性“马上要失去知觉、要晕倒”的感觉,主要病因基本类似于晕厥。失衡主要是站立或行走时不稳、失去平衡控制的感觉,与多种神经系统、内科疾病、精神疾病有关。头重脚轻感最无特异性,有头或身体浮动感,也可为漂浮感,其病因多样。
前庭周围性眩晕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前庭阵发症、复发性前庭病、突发性耳聋伴眩晕、迟发性膜迷路积水、迷路炎、前庭系药物中*等疾病。其病变主要位于内耳。
以下介绍眩晕专科的常见疾病
耳石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因特定头位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为常见的前庭末梢器官病变,亦称为“耳石症”。发生机制:耳石器(椭圆囊和球囊)囊斑内耳石的变性与脱落,由黏附在囊斑变为漂浮在内淋巴液中,随着头部的运动,这些变性的颗粒就会撞击半规管的感受器,形成眩晕的临床症状。
BPPV约占所有眩晕患者的20%,占老年眩晕患者的50%。病因未完全明确,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临床类型有:后半规管BPPV(PSC-BPPV),约占90%;水平半规管BPPV(HSC-BPPV),约占10%;上半规管BPPV(SSC-BPPV),仅1%;混合型BPPV(C-BPPV),较少见。可双侧发病,以单侧多见。根据耳石所在位置不同,可分为管石症和嵴石症。
临床特征:典型症状为头部迅速运动到某一位置时引起伴有眼震的阵发性眩晕大多数患者在坐起、躺下、翻身、前倾或后仰时出现眩晕发作持续短暂,一般为数秒至1分钟。重复诱发头位眩晕可反复出现,一般无听力下降,偶有耳鸣。
治疗:BPPV是一种“定期自愈”病,但其定期治愈的时间有时可达数月或数年,严重的可致工作能力丧失,因此,积极进行治疗极为重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习服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中手法复位为其主要治疗手段。文献报道Epley耳石手法复位的治愈率为57%-90%,但BPPV有较高的复发率,每年的复发率约15%。
囊斑的超微结构
耳石
Epley耳石复位法示意图(右侧后半规管BPPV)
梅尼埃病
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基础,以发作性眩晕、耳聋、耳鸣和耳胀满感为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病因不明。
临床特征:突发旋转性眩晕,持续数十分钟到数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波动性听力减退;眩晕发作前耳鸣加重。
治疗:需注意低盐饮食,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和预防方法,主张采用阶梯治疗控制症状:药物治疗、鼓室内注药、手术治疗。
前庭神经炎
由病*感染所致的前庭神经疾病。以突发性单侧前庭功能减退或前庭功能丧失为特征。
临床特征:突发旋转性眩晕,伴发恶心、呕吐,持续数天或数周。一般可自愈,极少数病人在发病后复发,但眩晕程度减轻。无耳聋或耳鸣。
治疗: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训练。
前庭阵发症
约占所有头晕患者的4%。发病机制:类似三叉神经痛,前庭神经被周围血管压迫,接触处形成异位突触,外部传入增多致中枢过敏。
发作特点:短暂(数秒-数分钟),反复(发作频率因人而异),刻板(每次发作类似),常安静时发作,也可由某些动作诱发;常伴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常有高血压、糖尿病、高龄等动脉硬化基础。
治疗:药物治疗可较好地控制眩晕症状,但对耳鸣、听力减退疗效欠佳。对药物治疗无效患者可考虑手术减压治疗。
来源: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