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源性咳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咳嗽,在临床上易发且病程较长,服用抗生素等药效果并不理想,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因感冒后过度使用输液等疗法导致的,有的可能会被诊断为过敏性咳嗽。
那这个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医案:
医案1某女15岁来诊时主诉:反复咳嗽4月余,4月前因感冒出现咳嗽,之后反复咳嗽,使用消炎药后未见彻底好转,西医诊断为咽炎。症状:咳嗽,无痰,咽痒,刚躺下及刚醒来的时候咳嗽比较严重,耳道瘙痒,偶有鼻酸,鼻头易汗,运动后皮肤稍觉稍痒,无口干口苦,饮食正常,小便正常,大便正常。她这个咳嗽,是因痒而咳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不流利,两寸沉,咽喉稍红,有肥厚
当时我诊断为:风湿郁闭上焦,病在少阳焦膜,影响及肺上窍
通俗一点就是说有邪气影响了咽喉,影响到了肺上窍,人体有排异的反应,我给她开了六味汤合宣痹汤加减
六味汤合宣痹汤加减荆芥10防风10生甘草6桔梗10蝉衣6僵蚕15郁金10淡豆豉10射干6
马勃6通草6
先吃了七包,
七包后患者母亲反馈咳嗽已不明显,
只是咽喉还有瘙痒。
因为患者是衢州的比较远,
要求再吃几包,
之后又吃7包,咳嗽未作。
这个病只用了一个方案,就是治她的咽喉。
那接下来我们看看何为喉源性咳嗽?临床上有什么表现和体征?
我国著名中医耳鼻喉科学家,中医现代耳鼻喉学科奠基人之一喉源性咳嗽这个病名由干祖望首先提出,干老是耳鼻喉科的大师,可以说这个提法是很有创见的
顾名思义,喉源性咳嗽是因咽喉病变导致的慢性咳嗽。咳嗽应该来说我们古人是有大量的文献记载,早在《*帝内经》中有记载:“气为病,肺为咳”,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内经也早就指出了,咳嗽并不都是肺的问题,其他脏腑都可以出现咳嗽
内经中讲的五脏六腑可能讲的都是里的问题,那在表层一点的问题可不可以导致可咳嗽呢?肯定是可以的,表影响里,里影响表,临床上都是经常出现的,这就是中医治病把人看做整体的原因。
咽喉是我们呼吸饮食的一个通道,严格地说喉是肺的上窍、咽是胃的上窍,简单的生活体验:吃东西或者喝水时,刚好又在说话,这样很容易将食物或者水倒吸进入气管,此时你会咳嗽。
喉为肺上窍,还有就是想呕吐又吐不出的人,有人会用手抠咽部,此时会有呕吐的感觉,这是因咽为胃上窍,咽喉因位置接近,所以临床上会统称,它们之间也会相互影响的。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知道了喉源性咳嗽的病位在什么地方,也知道了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多这类咳嗽了,像饮食的问题、空气的问题,感冒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治疗,都会影响到咽喉,还有现在的慢性咽炎、慢性鼻炎,都有类似的发病机理。
简单通俗的分析了病因,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类咳嗽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第一个主要症状:痒
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咽喉痒,因痒而咳,不痒不咳,这是临床首要注意的特点,有的鼻子痒,甚至耳道里面痒第二个主要症状:咳
咳嗽性质:干咳为主,少数有痰,较难咳出,咳嗽声音比较浅(闻诊)
闻特殊气味会加重,如油烟味、汽车尾气、炒菜味等等
提醒一下专业的看官闻特殊气味会加重,会喷嚏或者咳嗽者,需要注意湿,湿是常见的病因,这样的患者平时喜清嗓子
再则,临床需要注意询问病史如外感病史、治疗史(有无使用抗生素输液史),这类疾病使用抗生素效果也不明显,体征上临床重视咽喉的问题,这类患者咽喉稍红,或暗红,很大一部分有咽后壁有滤泡增生
以上就是临床上判断喉源性咳嗽的一些依据
那治疗上我们从中医的角度,还是需要辨证论治,喉源性咳嗽提示的是病位的特殊性,中医治疗需要找再病因
常见的可能有:风湿郁热、痰湿蕴结、痰瘀蕴结、阴虚内热
具体的还是得医生来把握了
福利
送大家两个常用方子
简单的喉源性咳嗽还是可以对付的
加减六味汤荆芥10防风10桔梗10甘草6僵蚕15蝉蜕6
加减六味汤是来对付那种咽喉痒的明显,
以咽痒为主,咽痛不明显的
上焦宣痹汤郁金15淡豆豉10射干6通草6枇杷叶10
上焦宣痹汤是对付湿热型的,临床上稍有咽痒,伴咽痛,喜清嗓子,还有的有些胸闷,咽后壁淋巴滤泡多的,舌苔可以*厚一些,这些就是使用依据
那有人要说,要是两个方症状都明显怎么办?很简单!两个方子一起上
还有人会问:要是治不了怎么办?那就得找医生啦!
分享完方子,最后以一个医案收尾
医案某某男4岁主诉:咳嗽一月余,加重一天现病史:一个月前,因感冒后,出现咳嗽,西医治疗后好转,但仍残留咳嗽较难除。现:咳嗽,痰声不明显,咽痛,不主动饮水,近几天目合则汗,头颈部及背部为多,大便稍粗,2-3天一行。既往史:过敏性鼻炎(流涕、喷嚏、鼻塞)舌质淡红,苔中部薄*。脉弦滑,右寸浮,咽红,后壁滤泡增生这个医案属于上焦的风湿郁热,
我用的是上焦宣痹汤
上焦宣痹汤加减(5剂)郁金8蜜琵琶叶8淡豆豉8
通草3射干4辛夷花6
桔梗6炒麦芽8焦山楂8
五剂后回访
夜间基本不咳嗽了,
仅白天稍有咳嗽
二诊情况药后,咳嗽几除,今晨起仍有咳嗽,稍有痰音,鼻涕多,稍粘,喷嚏偶作,目合则汗较少出现,大便稍干。舌质淡红,苔薄白右脉稍浮。咽稍有血丝二诊用方(3剂)郁金8蜜琵琶叶8淡豆豉8
通草3射干4僵蚕8
蝉衣3焦山楂8炒麦芽8
三剂后,咳嗽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