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痛鼻出血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大面积脑梗死血管内低温治疗患者护理安全的
TUhjnbcbe - 2021/11/26 16:25:00
皮肤病治疗最好的药 http://m.39.net/pf/a_4779930.html

大面积脑梗死血管内低温治疗患者护理安全的监测与干预

杨倩倩刘芳

————————————————

作者:杨倩倩,刘芳

作者单位:,北京市医院神经内科监护室

刊名:护理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4)39-41

低温治疗可以防治或减轻重度脑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永久性损伤,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低温治疗目标值是32-35℃,即轻度低温,而中度低温和深度低温已被放弃,“亚低温”也不再被提及[1]。血管内热交换低温技术是目前较新进展的低温技术,它可通过具有降温冷却作用的体外机及能插入机体下腔静脉的热交换导管直接降低患者核心温度至32-35℃,该技术不仅能快速诱导达到目标温度,还能维持温度的恒定和减少温度的波动。但是低温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安全性是所有医护人员的担忧与困惑,尤其在诱导低温期、维持低温期以及复温期3个阶段,护理上应给予动态的监测与护理干预策略,才能达到救治患者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2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护理监测与干预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年12月~年12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经血管内低温治疗的22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20例,女2例。年龄46-75岁。脑梗死范围占大脑中动脉全部供血区域的11例,占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2/3的8例,占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域的3例。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5-12分。本组患者均使用Cool-Gard血管内降温系统行血管内低温治疗,热交换导管(ICY导管)自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温度探头导尿管自尿道置入膀胱,2个导管均与热交换控制器(CoolGard)连接,热交换控制器根据传入的膀胱温度调节热交换导管的盐水腔温度,盐水腔与血液充分接触进行热量交换,实现对患者核心体温的调控,使患者最快(2-13h)达到目标温度32-35℃,维持低温时间3-7d,复温速率≤0.25℃/h。全部患者发病6个月存活14例,预后良好11例,死亡8例,其中4例患者在进行血管内低温治疗前已形成脑疝,低温治疗后病情加重而死亡;其余4例患者病情加重死亡,死亡原因未发现与血管内低温治疗存在直接关联。

2低温治疗过程

2.1诱导低温期的护理干预

快速降温达到目标温度33-34℃是低温治疗的首要方案。研究表明[2],诱导温度下降过程中,温度每降低1℃,心输出量减少5%,脑代谢降低6%~10%,葡萄糖和氧的消耗也降低,降温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系统都变得不稳定,易出现寒战、血容量减少、低血压、电解质紊乱、高血糖等。所以在诱导低温期应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加强监护,保障低温诱导的安全。

2.1.1动态监测生命体征

低温会带来低血压、低血容量、心动过缓、心律失常等并发症[3],其发生率约为36%~58%,正常心律在核心温度为32℃时,可下降至34-40次/min,受冷作用影响,肾小球滤过增加,会产生利尿的效果,易发生低血容量及低血压。因此在低温治疗开始前即需给予患者心电监护、CVP监测,每30min监测1次生命体征,维持平均动脉压(MAP)〉80mmHg,保证足够的灌注,尤其护士在进行翻身、叩背、气道吸引时需密切观察心率/律、血压变化,防止出现一过性心率下降,引起心律失常。同时还需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面积脑梗死血管内低温治疗患者护理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