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给你说说小孩流鼻血的事儿。
小孩鼻子流血,这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大人总说,这肯定是上火了。
上火了怎么办?去火。
去火,有些孩子确实好转。但是有些小患者,越去火,出血越严重。
我早些年就曾经遇上一个孩子。他当时是9岁,一个长得非常好看的小男孩。他母亲说,这孩子几乎每个月都要流一次鼻血,血量大小不等。她也不知道,儿子为啥这么爱上火。当时有中医诊所的大夫就说,小男孩,火力壮,没啥,多吃点去火的东西就好了。
于是,这孩子就开始喝凉茶,喝号称能去火的功能饮料,就连孩子上学背的水壶里,都被母亲加上了几朵大菊花。平时,被要求多吃蔬菜瓜果。这孩子也听话,一一照办。
结果,这流鼻血的现象一点都没缓解,反而有加重的迹象,一个月两次。
孩子妈来找我。我一看,心里头不知道说啥好。
当时,孩子脸色很差,舌质淡,脉偏细,舌苔薄白。小孩自述,和同学跑起来,感觉没力气。
我说,赶紧把凉茶什么的都停掉。再这么喝下去,麻烦就大了。
我尝试写了一张配伍:*参、白术、茯苓、山药、生地、牛膝、藕节炭、焦三仙各10克,白茅根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结果,这药喝了四剂之后,孩子就没再流鼻血。接下来,再服十二剂停药。从那以后,这孩子的鼻血就止住了。
我嘱咐,今后务必把饭吃好,照顾好孩子的脾胃。
这是我以前亲历的一个小病案,十分简单,写在这里实在是有些献丑了。
而且,我还得坦白,上头这个小方子,也是我从前在权威刊物上看到、收集起来的。我这是借花献佛而已。从哪儿看的呢?年的《北京中医》杂志。实践者,是当时医院的中医前辈。
我说一下这里头的道理吧。
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事儿,就是所谓“脾统血”。
什么是“脾统血”?这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对脾功能的概括之一。脾,不仅仅管消化,它还管我们血液在脉道中的流淌。血液之所以乖乖运行于脉内,不至于溢出脉外形成出血,靠的是脾的“统摄”作用。如果脾虚,统摄作用被削弱,患者就容易出血。
从根本上讲,脾之所以能起到统血作用,依靠的还是它对气的生成和输布作用。气,可以固摄血液。这个,我就不多解释了。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上文医案里这个小男孩。他当时脉细,舌淡,脸色差,没力气。虽然我不知道他的饮食情况。但是仅凭这几点,就可以看出来,他正处于一个脾虚气弱的状态。他脾虚,管不住血液,所以流鼻血啊。
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和孩子先天体质有关之外,还和后来家长对他的干预有关系。凉茶、功能饮料、菊花泡水……这么弄,都是容易伤及脾气、脾阳的,怪不得越喝越严重。
所以说,当务之急,不是盲目“去火”,而是要健脾益气。
好,现在我们看看,我借鉴前辈经验,用到的方子——
*参、白术、茯苓、山药、生地、牛膝、藕节炭、焦三仙各10克,白茅根15克,甘草6克。
这里头,*参、白术、茯苓、甘草,不用我说,它是四君子汤的配伍吧?四君子汤,是健脾益气的。这谁都知道。在这个基础上,加山药和焦三仙。山药,健脾。焦三仙,健脾消食,增进食欲。这些,都是在照顾孩子的脾,让他脾健气旺。
藕节炭和白茅根,这是止血的,用于治标。牛膝,引血下行,辅助止血。生地这个药,是滋阴的。孩子总流鼻血,容易形成血虚生热的局面。所以,用生地来补血、滋阴。而且,生地本身也具备一点止血的功效。
这就是我对上述方义的解读。不一定对,您包含着看。
这个配伍,我个人认为,是针对小孩反复流鼻血,证属脾虚不能统血者的优秀验方,药味平和,组法周全。它的一些加减法也很精当。如果孩子口鼻干燥,加地骨皮、天花粉。如果纳差明显,食欲特别不好,加鸡内金、稻芽。如果出血量大,止血费劲,加仙鹤草、棕榈炭。
当然,我说的这些,不过是业界经验而已。专业读者看到了,你做个参考,日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一般读者看到了,您最好做个收藏。借鉴、应用之前,一定要带孩子看中医,摸清孩子的体质,准确辩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来化裁。毕竟,这孩子到底是体热有火,还是脾虚气弱,有时候分辨起来很难。比如说,脾虚的孩子,也有脸红舌红的。这就很容易迷惑一部分人。
当然,作为家长,面对流鼻血的孩子,一定要多一条思路:出鼻血未必都源于上火。有时候,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一些医学知识,未必完全正确,需要斟酌的地方不少。我们不能抱着传统观念,一条道跑到黑。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文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