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疾病因频繁出现在生活中,竟让我们无意中对它们有些熟悉了,如此滑稽,但又如此现实!很多时候,在疾病面前,人的生命顽强却也脆弱,坚强却也无可奈何。比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已是司空见惯的疾病,对人体的伤害不容小觑,而积极的治疗更是不可或缺,但要怎么治疗呢?且听名老中医有何见解!
中医治疗是根据理论指导来用药的,本病在病理方面既属于肝郁、瘀血、脾滞与水积以及正气不足,所定的方剂也就从这几个方面出发。
主要证型及治法
1,肝郁脾虚型(即前所谓肝木乘土之证)
症状:肝脾未见显著增大,症现胁痛或引及肩背痛,脘腹胀满不舒或疼痛,神情烦躁,呕恶,食减,大便不调,或午后有轻度潮热等,脉弦而无力,苔薄滞。
方药:逍遥散(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煨姜)。兼内热者加丹皮、黑山栀。
2,血瘀型
症状:肝脾肿大,症以胁痛为显著,兼见面色黑暗而滞,神色不兼怯弱萎白,纳谷如常或略差,体力不显衰惫,脉弦有力,舌质苍老而色黯,苔薄。
方药:三甲汤(生牡蛎、生鳖甲、炮山甲、柴胡、甘草、郁金、姜*、桃仁、红花)。胁痛兼腹胀者将桃仁、红花换三棱、莪术。
上证肝脾肿大显著而体壮气实者,肝肿硬兼用大*虫丸、脾肿硬兼用鳖甲煎丸(均系成方)。
3,血虚型
症状:肝脾肿大,症以胁痛为显著,兼见面色萎*苍白,晦暗而枯,唇不红绛,体力衰惫,头晕心悸,脉弦细小,舌质淡嫩,苔薄。
方药:养血行瘀汤(当归、白芍、川芎、地*、首乌、丹参、郁金、延胡)。
4,脾滞型
症状:肝脾肿大,但疼痛并不甚著,却以胃肠症状为明显,如腹胀、胸满,食后更甚,噫气,呕恶,矢气,脉弦滑有力,苔板滞苍老黏腻,不兼倦怠怯弱、气短、苍白等虚证者。
方药:加味平胃汤(川朴、苍术、橘红、甘草、枳实、莱菔子、槟榔、青皮)。
5,脾虚型
症状:肝脾肿大但疼痛不著,却以脾胃不足之症为显著,如面色苍白,倦怠怯弱,气短息微,胸闷腹胀,食少,大便清泄,自汗脉软缓无力,苔薄黏,质淡嫩。
方药:六君子汤[*参(虚甚时则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橘红]。
以上是我科治疗肝炎及肝硬化所应用的主要方剂,除第一方外,其余四方常参合运用,如有血瘀型的同时又兼一些脾滞症状,可选一些加味平胃汤的药合用,用多用少,哪一型为主,哪一型为辅,完全看具体情况而定。总之,血瘀型、血虚型、脾虚型、脾滞型四方均有参合并用的机会,问题只在用多用少罢了。其次,有先现脾滞或脾虚证,经治疗平复后,肝脾肿大不消而转用血瘀型或血虚型方剂而施治的;也有先用血分药,证情转变而改用脾滞脾虚的方剂,随证施治,不能固执不变。
2,兼症加减
除了上面主方以外,还有个别的兼症则用加味法:
(1)兼阳虚:加附子、干姜、肉桂、肉果、巴戟肉、补骨脂。
(2)兼阴虚:加生地、天麦冬、石斛、鳖甲、白芍、*精、杞子、元参,或用成方六味地*丸。
(3)兼湿热:如口苦,自觉脘部或两胁灼热,口气重,尿赤发*,脉数,苔*,加*芩、*连、*柏、胆草、山栀、茵陈。
(4)兼血分热:自觉午后有热,心烦神躁,手足心热,尿赤,脉数,舌红绛或见鼻衄、龈衄,加丹皮、生地、银柴胡、白茅根、广犀角(现用代用品)、黑山栀。
(5)兼食欲不振:加六曲、山楂、麦芽、稻芽、鸡内金。
(6)兼呕恶:属寒者,如口不干,脉不数,苔淡润腻,加姜夏、砂仁、橘红、吴茱萸;属热者,如口苦而干,自觉内热,脉数,苔*,加*连、芦根、竹茹。
(7)兼泄泻:属虚寒者,如便行澄澈清冷,腹痛,恶寒喜温,面白,口不干,脉无力而迟,苔白,舌质淡嫩,加附子、干姜、白术;属虚热者,如便行不实,口干舌燥,脉软数,苔光嫩,加山药、芡实、苡仁、莲子;属实证者,如口气重,腹胀痛,便后为快,大便秽臭,尿短赤,脉滑,苔厚腻等,加六曲、麦芽、稻芽、山楂、苍术、*芩、*连、厚朴。
(8)兼便秘:属实者,如“血瘀型”“脾滞型”加麻仁滋脾丸或木香槟榔丸;属虚者,如“脾虚型”“血虚型”加生首乌、苁蓉、杞子。
(9)兼口渴:加花粉、麦冬、天冬。
(10)兼湿热发*:加茵陈、山栀。
(11)兼黑疸:此为败症,于主病所定的主方中兼服小温中丸(成方)。
(12)兼鼻衄、龈衄:加茜草炭、郁金、田三七。
(13)兼尿少:加赤猪苓、车前草、泽泻、路路通、泽兰、滑石。
(14)兼胁痛:大多数为肝经瘀血,可加柴胡、香附、郁金、姜*、延胡;有因气滞痰阻者,可加半夏、枳实。
(15)兼潮热:加柴胡、青蒿、鳖甲。
(16)兼失眠、头晕、梦多:加丹参、合欢皮、夜交藤、首乌、枣仁。
(17)兼雀目(夜盲):加夜明砂、苍术。
(18)兼出汗:不论自汗、盗汗,加浮小麦、山萸肉。
以上加味药品,当视具体情况,可选加一至数味,并不是全数加入。
3,常见合并症的治疗
常见的几个合并症,我们所应用的方剂及处理如下:
(1)肝昏迷:局方至宝丹或安宫牛*丸,视病情轻重,每隔4~12小时服一钱,能使病人清醒过来,但此时为抢救病人,往往中西药并用,西药常用谷氨酸钠和葡萄糖等静脉注射。
(2)吐血或便血:芍*炭。大*炭、白芍炭等分研细,每服一钱,白糖拌匀,干咽;或云南白药七厘到一分,白水吞服,每四小时一次,忌豆、鱼、酸、冷食,并服人参以扶正气,再配合输血及葡萄糖。病势稳定后则服犀角地*汤加止血行瘀药,最后则用归脾汤以补正气。
(3)腹水:若肝硬化已发生腹水者首先当考虑解决腹水问题,关于腹水的治疗方案如下:
腹水不多,胀满不甚,首先考虑利尿,其不兼有虚证者取八正散、大橘皮汤、五皮饮(均系成方)三方选用,八正散较重,大橘皮汤次之,五皮饮最轻;兼虚证者,则选用防己*芪汤、导水茯苓汤。
腹水不多,形体俱虚(如面色青*或白,不思食,精神萎顿,腹胀甚绷急,小便不利,脉弦数浮大,苔淡嫩或红等)及有大量腹水,形体俱虚不任攻下者用兰豆枫楮汤(泽兰、黑大豆、路路通、楮实)。
上方视虚证的不同情况,合下列方剂同用:
①阳虚合真武汤。
②阴虚合六味地*丸兼加知母、牛膝、车前、*柏等。
③阴阳两虚合济生肾气汤。
④气虚合香砂六君汤或实脾饮加*芪(以上系五个成方)。
有大量腹水形体俱实者,如腹部膨大如瓮,按之柔软不绷紧,面色黑暗苍老,食谷如常,但恐胀满而不敢多食,精神不衰,大便干结,或一日二三次,但量少不畅,质不太稀,尿*短少,气不怯弱,声音响亮,脉弦缓,按之不衰,苔薄滑而苍老。以上是典型可攻的病证,但病证不一定都那么典型,体力比较差一些的,仍然可攻,但在药的用量、间隔的长短和配合的汤药上有所差别。攻水用的方剂如下:
①臌症丸(生甘遂、*芩、木香、砂仁);②控涎丹;③舟车丸;④消水丹(以上均为成方,其余如十枣汤、单味芫花等等,偶尔应用,但非主要方剂)。以上四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用①方,或②方,或③方,或④方,这一点还没有摸清规律,因有时服①方无效或反应大时,换②方或③方,或④方后,情况较好,有时则反之,可能是由于各人对药物敏感度不同的关系。
应用以上方剂时,我们都加上了肠溶衣,这样使不良反应大为减少,减轻患者痛苦,为攻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以上药物用量,自数分至三钱不等,视病情而定,攻水的频度,以病人体力能耐受并使腹水尽快消退为原则。
除了上面四个攻水方外,还有禹功散(黑白丑八成、小茴香二成、加倍量的赤砂糖),一般应用于上述攻水药反应较大不能耐受之患者,但此药行水的力量较差。
服用攻水药都在早晨空腹时,但禹功散则午后可再服一次。
至于有大量腹水、体虚而不任攻伐者,服兰豆枫楮汤配合真武汤等方又无效时,则以大量中西药补剂增强病员体质,俟其体力稍振,仍看机会给予攻水剂。此外,在投攻水剂间隔期间,我们也配合西药,应用硫酸镁也能泻下适量的水而没有多大反应,并视条件许可再配合西药利尿剂。
26种常用咳嗽类中成药大全!外感咳嗽包括: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
内伤咳嗽包括:痰湿咳嗽、痰热咳嗽、肺虚咳嗽(肺气虚咳嗽、肺阴虚咳嗽)。
只有对症选药才能取得应有效果。
下面,这26种常用治疗咳嗽且具有止咳功效的中成药,供大家对症参考用药。
01
风寒咳嗽
常表现为咳嗽、痰稀白或有泡沫、喉痒,伴有风寒感冒症状。应选用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类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①通宣理肺丸:主用于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外感风寒咳嗽。
②止咳宁嗽胶囊:主用于风寒咳嗽,呕吐,咽喉肿痛。
③风寒咳嗽颗粒:主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④小青龙合剂:主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02
风热咳嗽
常表现为咳嗽气粗,或咳声嘶哑,痰粘稠或*稠,咯痰不爽,常伴发热、口干、咽喉疼痛等。应选用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类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①桑菊感冒片:主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②川贝枇杷糖浆: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或吐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咳嗽及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③感冒止咳颗粒:主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发热恶风,头痛鼻塞,咽喉肿痛,咳嗽,周身不适。
④急支糖浆:主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
⑤小儿咳喘灵颗粒: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03
风燥咳嗽
常表现为无痰或少痰,或干咳,口、鼻、咽干燥,咳嗽伴有胸痛,头痛,无汗尿*,大便干燥等。应选用疏风清肺,润燥止咳类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①秋梨润肺膏:用于久咳,痰少质粘,口燥咽干。
②川贝枇杷糖浆:多用于咽干、咽痛,干咳、无痰或少痰的急性支气管炎,咽喉炎等。
③蛇胆川贝枇杷膏:主用于燥邪犯肺引起的咳嗽咯痰、胸闷气喘、鼻燥、咽干喉痒等症。
04
痰湿咳嗽
常表现为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厚或稀薄,早晨咳嗽咯痰尤甚,胸闷,没有食欲等。应选用宣肺利湿,理气化痰类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①橘红痰咳液:用于痰多,气喘痰浊阻肺导致的咳嗽,支气管炎,咽喉炎。
②半夏天麻丸:用于脾虚聚湿生痰,眩晕,头痛,胸脘满闷。
③桂龙咳喘宁片: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等症;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症候者。
④二陈丸:用于因痰湿困脾所引起的胃气不舒,咳嗽痰盛,恶心呕吐等症。
05
痰热咳嗽
常表现为咳嗽气急、痰多色*质稠,甚或痰中带血,难以咯出,舌红苔*腻等,应选用清热泻火,止咳化痰类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①二母宁嗽丸:多用于痰*不易咯出,胸闷,咽痛胸闷气促、久咳不止。
②橘红丸: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黏稠,胸闷口干。
③清肺宁嗽丸:用于肺热咳嗽,痰多粘稠。
④清肺化痰丸:用于肺热咳嗽,痰多作喘,痰涎壅盛,肺气不畅。
06
肺气虚咳嗽
常表现为咯痰白、稀,气短,自汗,畏风,怕冷,面色苍白等。应选择补肺益气,止咳定喘的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①人参保肺丸:主要用于肺气虚弱,津液亏损引起的虚劳久嗽,气短喘促等症。
②润肺止嗽丸:用于肺气虚弱引起的咳嗽喘促,痰涎壅盛,久嗽声哑。
③补肺丸:用于肺气不足,气短喘咳,咳声低弱,干咳痰粘,咽干舌燥。
07
肺阴虚咳嗽
常表现为咳嗽声短促,夜间加剧,干咳无痰,或少痰,痰白粘不易咳出,潮热盗汗。应选择养阴润肺、止咳化痰的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①百合固金口服液:用于咽干、咽痛、干咳痰少的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肺炎。
②虫草清肺胶囊:用于气阴两虚,痰多,气喘胸闷,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
③养阴清肺丸: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