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痛鼻出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各种咳嗽秘方上
TUhjnbcbe - 2021/4/13 20:46:00
白癜风的发病与人的内脏有关吗?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binglibingyin/m/16977.html

风热久咳——清肺定咳汤(朱良春方)

(组成)金荞麦20g,鱼腥草(后下)15g,白花蛇舌草20g,天浆壳12g,化橘红6g,苍耳子、枇杷叶(去毛包)各10g,生甘草5g。

(功效主治)治疗风热流感、支气管炎、肺炎久咳而偏于痰热者。有清肺、化痰、定咳退热之效。尤对风温(肺炎)咳嗽,痰多,发热,痰黏稠或*脓痰,苔微*,脉数,并口渴欲饮之证,颇有速效。

(方解)清肺定咳汤乃朱师自拟之通治风热久咳方,吾辈历年仿用,治疗上述诸证,屡收速效,此方对痰热蕴肺之久咳、痰多或痰黏阻滞、咳唾不爽之证最为合拍。方中金荞麦又称天荞麦、野荞麦、开金锁,性味甘寒,微苦涩。有清热解*、祛风利湿、活血祛瘀功能。《分类草药性》谓其能补中气,养脾胃。治咽喉肿痛、肺脓疡、肝炎、筋骨酸痛、菌痢、白带等。有清化痰热之功。朱师治疗风热久咳,肺、呼吸道及肠道感染,喜以本品和鱼腥草为对。考鱼腥草性味辛寒,功能清热、解*、利尿、消肿。《分类草药性》谓能去食积,补虚弱,亦是治疗肺及呼吸道感染的良药。药理研究有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功能、利尿通淋三大作用。二药相伍,其清化痰热和利湿之功相得益彰。盖无湿不生痰,无热不生痰,湿和热是酿痰之因,湿和热交混蕴结,则痰旋除旋生。

今二药相伍同为清热祛湿,湿热二邪分化则痰无再生,不是祛痰,胜似祛痰,痰消则久咳自止。先师祖章次公言及“祛痰古称宣肺,镇咳古称肃肺”,故分化湿热二邪,即是杜绝痰热再生的治本之法。《分类草药性》谓金荞麦能补中气,益脾胃;鱼腥草能去食积,补虚弱,确有其理,因甘可悦脾,甘寒能养阴补益肝肾,且鱼腥草微辛,金荞麦微苦涩,微辛能开,微苦能降,微涩能补。方中白花蛇舌草除助其分化湿热二邪和清化痰热之外,还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调节免疫功能。天浆壳亦名萝摩,性味咸平,能软坚、化痰、清肺、止咳、平喘。枇杷叶微苦辛,清肺和胃,降气化痰,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咳者不咳矣。二药均镇咳平喘,用量不可过大。此方有宣肃同用之妙。方中借苍耳子有抑制流感病*和抗过敏作用,又能祛湿升阳通督,朱师喜掺用流感方中意寓扶正。橘红调中化痰,甘草润肺止咳,共奏清肺定咳之功。

(加减)高热咽喉肿痛,腮肿目赤加蝉蜕、僵蚕(借两者疏风热,利咽化痰,抗过敏之用);恶寒者加炙麻*3g;高热便秘者加牛蒡子或生大*;咳喘甚者加葶苈子、桑白皮。

(验案)朱师曾治汤某,咳嗽缠绵1个月,服中西药多方未愈,咳呛胸痛,口干欲饮,纳食不香,痰多黏稠,夹*脓痰,舌红苔*腻,脉弦细。朱师诊为痰热蕴肺,外感误治,投清肺定咳汤,服5剂,咳止痰净。诸症如失。

(方源)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朱良春治疗外感久咳的经验和特色选析.辽宁中医杂志,,29(1):8

风寒久咳——旋覆夏麻芍草汤(朱良春方)

(组成)旋覆花8g,生旱半夏6~10g,生麻*1.5g,茯苓6g,生姜3片,生白芍、甘草各3g。

(用法)不取煎服,而取口杯加盖隔水炖服。

(功效主治)通治风寒久咳。

(方解)朱师治咳用药主张简朴轻灵,简朴轻灵之品能开达上焦,肺位上焦,“上焦如羽,非轻不举”。风寒郁闭于肺,是外感久咳不愈之主要原因。临证中见风寒久咳者较多。究有外感风寒误投辛凉或甘寒之过,有早用镇咳肃肺之品至风寒郁闭于肺,更值一提的是时医(指西医和自我从属西医的中医),统以炎症为热证,不论寒热气管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统以消炎论治,均投类似寒凉中药类的抗生素和消炎药,或以清热解*中药统治“炎症”,殊不知中医的辛温疏散、宣肺祛痰、发汗温阳等均有“消炎”之奇效。经云:“咳嗽之总病机为痰涎或水饮,聚于胃,关于肺。”上方辛开渗利,方中旋覆花、旱半夏,降逆和胃之中,而又加茯苓以涤饮除痰。在仲景伤寒金匮中咳者加半夏,痰多加茯苓,几为定律。盖旋覆花、半夏降逆,则气降咳自止。茯苓利水则水去痰自除。

观金匮痰饮咳嗽篇,半夏原治支饮,苓甘五味姜辛条下,“咳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此乃半夏既能治咳又能利水之明证也。故半夏治咳,何尝不利水;水为痰之源,茯苓渗利行水,何尝不治咳,更妙在轻用生麻*意在通阳于外,少用茯苓则通阳于内。水气搏于外,则用麻*;水气搏于内,则用茯苓,两端兼顾,寓化气止咳、利水除痰之妙。方中旋覆花咸温微辛,功能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本草正义》云“旋覆花,其主治当以泄散风寒,疏通脉络为专主。”又云“或谓旋覆花降气,寒邪在肺,不宜早用,则止知疏泄之力足以下降,而不知其飞扬之性本能上升”。伍半夏、生姜,又取三药之辛开,辛者能散能横行,故能携麻*宣散肺气达于皮毛,降中有宣,宣中有降,肺之治节有权,取旋覆花之味咸,咸能入肾,故能纳气下行以归根。俾胃中之痰涎或水饮下行,即无上逆犯肺之害。方中少用生白芍、甘草,以酸甘合化,既益肺津,又轻敛肺气,且二药为伍,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之功,故有止咳作用。临床反复体会生半夏、旋覆花、生姜、白芍、甘草五药在方中为举足轻重之品,不可代替。

(加减)咽痛喉痒者加桔梗、前胡各5g,薄荷2g;恶风、食少乏力、手足不温者加徐长卿10g,荆芥6g;久咳痰少黏稠加浙贝母、桑叶各6g。

(验案)笔者于年探亲,住某省会,一亲戚之友人独生子8岁,因外感风寒咳嗽,医院诊为急性支气管炎,住院治疗3个月,使用多种抗生素、激素,花费了数千元费用罔效,并亦用中药配合治疗,所谓中西医结合,杏苏散加减、止嗽散加减、桑菊、银翘加减、三拗汤加味、麻*汤加味、小青龙汤等方杂投,了无寸效。邀笔者诊时见咳呛阵作,少有痰声,似燥咳而实非,咳声不爽,自述喉痒,咽痛,痰难咳出,舌淡苔白薄,脉沉细紧,大便2日1次,此乃风寒郁闭之久咳,仿朱师旋覆夏麻芍草汤加味,药用:旋覆花6g,半夏3g,生麻*1g,茯苓6g,生姜3片,生白芍、甘草各3g,桔梗5g,前胡3g,薄荷2g,嘱放陶瓷有盖口杯隔水炖15分钟温服,2剂服后。诸症十去八九。嘱再服2剂以善后,仅花药费2元余,病家大赞中医药疗效之神奇、中医药之简便廉验的特色。

(按语)此方以其简朴轻灵而屡建奇功,通治风寒久咳。凡因中西医误治之外感风寒久咳不愈者,毋论新久虚实或寒热夹杂,甚至缠绵数月或半年未见化燥化火者,或遍用中西诸药未效者,投此方效验如神,3~10剂而愈,尤其对老弱虚人、小儿不耐抗生素或市售中西止咳药无效者,更为合拍。笔者仿朱师之法,历年来以此方化裁治疗风寒久咳,屡有一两剂霍然而愈者,3~10剂治愈者多不胜举。

此方药简,剂小量轻,不取煎服,而取口杯加盖隔水炖服,亦是取效之关键。试以《伤寒论》太阳篇桂枝汤煎服法为例,煎前简单加工,火候、加水量、煎出量、服药量、服药温度、服后辅助措施、药效观察、重症服法、变证服法、饮食禁忌等,交代得详细备至。先圣医嘱之周全,足为吾人师法。读《伤寒论》除学习仲景辨证论治法则外,务必注意细微之处,《伤寒论》中的煎药方法,服药方法均有妙意所在。更值一提的是仲师用半夏乃是今之生旱半夏,近年全国大多地区均用水半夏,二者功效甚殊。笔者早有专论,此乃医药分家和学者受*药禁用缪论的“三规五戒”之害也。仲景之“百年沉冤”急待洗雪。方本中病,而药是伪品,则效失过半。

(方源)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朱良春治疗外感久咳的经验和特色选析.辽宁中医杂志,,29(1):8

风寒咳嗽——温肺化饮汤(于文生方)

(组成)麻*9g,桂枝9g,干姜6g,白芍15g,细辛3g,半夏12g,荆芥12g,五味子9g,茯苓12g,橘红9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解表温肺,化饮祛痰。多用于感受风寒外袭的慢性支气管炎。症状为咳嗽,咳痰稀薄或痰带泡沫,量多易咳,恶寒重,发热轻,身痛,鼻流清涕,可因咳喘较重而不能平卧,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风寒咳嗽由于感受风寒之邪,风寒袭肺而导致肺气不宣,气不布津。治应温肺化饮。以温肺化饮汤治疗。本方多用于感受风寒外袭的慢性支气管炎出现以上症状者。是以小青龙汤合二陈汤加荆芥组成,有解表温肺、化饮祛痰之功效。

(验案)孙某,男,54岁。年11月5日初诊。咳嗽吐痰5年,冬春加重。3天前外出感冒咳嗽加重,吐泡沫样稀痰,量多,易咳,夜间不能平卧,鼻流清涕,体温正常。给以温肺化饮汤6剂,诸症明显减轻。

(方源)《临证经验荟萃》

肺热咳嗽——清肺化痰汤(于文生方)

(组成)炙麻*9g,炒杏仁9g,石膏45g,*芩12g,瓜蒌24g,前胡12g,蚤休30g,浙贝母12g,桔梗9g,炙桑白皮12g,紫菀12g,款冬花12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清热化痰。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主要临床症状:咳嗽剧烈,咽干咽痛,咳吐黏稠痰或*痰,鼻流浊涕,口渴欲饮,发热头痛,舌红苔薄*,脉浮数或滑数。

(方解)肺热咳嗽临床上比较常见,其病因大多因感受风热之邪,也有的为感受风寒之邪郁久化热。治以清热化痰,故用清热化痰汤。

(验案)徐某,女,12岁。年3月18日来诊。咳嗽吐痰2~3年,每冬季及受凉加重。7天前又因感冒而咳嗽、吐黏痰而加重。胸闷胸痛,鼻流浊涕,体温37.8℃。查体:心率96/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可闻及散在的干湿啰音。腹软平,肝脾未及,舌红苔薄*,脉浮数。给予清热化痰汤水煎服。服药5剂,诸症明显减轻,只咳少量黏痰。又服3剂痊愈。

(方源)《临证经验荟萃》

阴虚咳嗽——滋阴润肺汤(于文生方)

(组成)沙参30g,麦冬18g,金银花30g,连翘15g,桔梗9g,百合24g,浙贝母9g,炙罂粟壳12g,前胡12g,炙枇杷叶15g,炙紫菀15g,款冬花12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滋阴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咳嗽。主要临床特点为干咳无痰,口干咽燥,或痰少不易咳出,伴胸闷胸痛,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或细数。该型多见急性支气管炎。经用中西药治疗后,留有以上症状,再用止咳中西药效果不佳。

(方解)肺阴虚咳嗽多因发热,咳嗽或用燥湿化痰药日久,导致肺阴亏虚,肺失滋润。用滋阴润肺汤。

(验案)王某,女,14岁。年10月5日诊,咳嗽吐痰半个月。1个月前患者因感冒发热咳嗽吐痰,气喘,诊为急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给予青霉索、链霉素及止咳祛痰药常规治疗。体温恢复正常,但仍干咳无痰,口干咽燥,以睡前和晨起加重。查体:心肺(-),舌红少苔。脉细数。根据以上主证及舌苔脉象变化,符合肺阴虚咳嗽,给予滋阴润肺汤6剂,干咳痊愈。本方养阴止咳为主,加用收敛止咳药炙米壳。对于久咳无痰有奇效。

(方源)《临证经验荟萃》

肺肾阴虚咳喘——补肺固本汤(于文生方)

(组成)*芪24g,防风9g,白术15g,熟地*18g,紫菀12g,鹅管石18g,炒山药12g,五味子9g,*参24g,麦冬9g,紫石英18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或以上方5倍量做成水丸或蜜丸,1日服1~2粒。

(功效主治)肺肾阴虚咳喘。尤其慢性咳嗽病人,每遇气候变化、劳累、活动则咳喘加重,吐痰量多,呼多吸少,食欲减退。

(验案)王某,男,55岁。年4月5日来诊。咳嗽吐痰10余年,受凉劳累加重,伴胸闷憋气,活动气喘,不能坚持工作。每次发作需用抗生素、氨茶碱等药物。查体:慢性呼吸困难貌,语言低微,颈静脉无怒张,桶状胸,心率90/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未触及,腹水征(-),下肢不肿。诊为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给予补肺固本汤18剂,诸症明显减轻,感冒次数也较前减少。又按上方5倍量配成蜜丸,每丸9g,日服2次。随访2年,可坚持正常工作。

(按语)祖国医学认为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根据以上理论,咳嗽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给予补肺固本汤。

(方源)《临证经验荟萃》

咳嗽——关氏咳嗽方(关幼波方)

(组成)草河车10g,杏仁10g,桑叶、桑白皮各10g,生地*10g,炒知母、*柏各10g,玄参10g,全瓜蒌20g,苦桔梗10g,麻*2g,牡丹皮10g,赤芍10g。

(功效主治)宣肺散邪,肃肺养阴,活血凉血。用于咳嗽。

(加减)伴风寒表证加生姜3g,荆芥10g;伴风热表证加金银花20g,野菊花10g;热重加生石膏30g;高热不退加紫雪散;咳多稀痰者上方去生地*、玄参,加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多*痰者加生石膏30g,麦冬10g;痰稠黏者加海浮石10g;干咳无痰加浙贝母10g,麦冬10g,天花粉10g;痰中带血伴胁痛者加黛蛤散10g,仙鹤草10g,藕节10g;咳嗽伴咽痛者加金果榄10g,僵蚕10g或锦灯笼6g;久嗽不愈,伴有喘促者加紫苏子10g,莱菔子10g;外邪已除者加白果10g。

(验案)女患,59岁,年1月9日初诊。患者咳嗽吐白黏痰20年余,年因患外感致咳嗽咳唾白沫,痰量多,曾服中西药效果甚微。今年初无明显诱因,病情加重,夜间不能平卧,胸闷,咽痛,面部轻度浮肿,纳差便干,大便3天一行,尿*,苔薄白,脉沉滑。既往有糖尿病史。证属痰湿内停,肺失宣降,治以宣肺化痰、降气止咳之法,方用:草河车10g,杏仁10g,桑叶、桑白皮各10g,生地*10g,玄参10g,前胡10g,赤芍10g,牡丹皮10g,苦桔梗10g,半夏10g,茯苓15g,橘红10g,炒莱菔子10g,紫苏子10g,白芥子10g,麻*5g。二诊时痰涎减少,胸闷减轻,咳嗽略减。仍咽干,大便干,脉沉滑,苔薄白。上方去生地*、牡丹皮,加五味子10g,细辛2g,7剂。药后咳嗽大减,吐少量痰,夜间已能平卧,食欲转佳,大便干,脉沉弦,苔薄白。上方去五味子、细辛、紫苏子,加紫菀10g,款冬花10g,百部10g,在主方基础上加减治疗2个半月病乃愈。

(按语)关老证治咳嗽,常常贯穿下述原则。

1.宣肺散邪肺主皮毛,气通于表,凡时令之邪,均可犯表伤肺,故治宜宣散,最忌闭敛,故用药如麻*(风热当配石膏)、杏仁、苦桔梗之属宜之,其中麻*用量宜轻,盖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常用3~5g即可,宣肺最佳。否则,清肃之令不行,必成痼疾。

2.肃肺养阴肺为金脏,凡木火升腾,胃热蕴蒸,皆伤肺金,以致肺阴大伤。而风寒湿燥之邪皆能化火,故清热肃肺、养阴保津实为治咳之要道。故方中常用桑叶、桑白皮、知母、*柏、草河车等。若热重则必用金银花、天花粉、生石膏之类。关老认为金银花、天花粉配伍有功同羚羊角之妙用。又肺恶燥喜润,故常宜用生地*、玄参、瓜蒌、知母等甘润之品以滋燥金。

3.活血凉血关老认为,肺虽主气,然百脉朝肺,气病必及血络,因而颇重活血凉血,故方中常用赤芍、牡丹皮、生地*之属,既可清金保肺,兼寓“治风先治血”之妙意,可谓深得理肺三味,学者于此最宜深究。

(方源)陈勇,吴春节.学习关幼波教授治疗咳嗽的经验.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3):

咳嗽——截咳2方(姜春华方)

(组成)百部12g,南天竹子6g,天浆壳3只,马勃3g。

(用法)8岁以下儿童减半。

(功效主治)温肺肃肺,截治咳嗽。凡急慢性或持续性或阵发性咳嗽剧烈,无痰或痰少难咳者。

(方解)百部温肺润肺、下气止咳,具有温润而不燥、开泄降气的特点,故不论外感、内伤、寒热虚实、新久诸般咳嗽均可以应用,尤以治久咳、顿咳和肺痨咳嗽为宜,故用作主药。南天竹子,苦涩微甘而平,有小*,功专止咳。该药所含南天竹子碱有强烈的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故有较好的镇咳作用。成人用量一般不超过6g(二钱),过量易中*。天浆壳味甘辛温。能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姜老认为该药稍具强壮作用,与百部配合,民间治疗百日咳有良效,可以推广使用于诸般咳嗽,尤以阵发性咳嗽疗效较好。马勃辛平,清肺利咽,现代药理研究,百部与马勃对呼吸道及肺部多种病菌感染有抑菌作用,并能保护支气管黏膜,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有助于抑制咳嗽反射。从中医传统理论看,4味药相辅相成,既能温肺润肺,又能肃肺清肺,邪去肺宁,其咳自止。

(方源)《内科名家姜春华学术经验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各种咳嗽秘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