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鼻出血多为单侧,少数情况下可出现双侧鼻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鼻出血可导致贫血。
云南白药的止血和抗炎效果显著,临床上可用来治疗鼻出血和鼻中隔糜烂,具体方法如下:
1、纱布填塞治疗鼻出血:
(1)*海燕对60例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云南白药组用浸有1%的地卡因和呋麻液的棉片收敛后找到出血部位,以云南白药胶囊两粒撒在浸有生理盐水湿的纱条上填塞,48小时后取出纱条,如仍有出血可再次填塞,出血部位不明或多部位出血者稍加压填塞;对照组只使用含碘仿纱条填塞止血。两组患者均控制血压,但不使用其他止血药物。
治疗结果:云南白药组单次治疗后有效率为70%,两次治疗后有效率为96.7%;对照组单次治疗后有效率为53.3%,两次治疗后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2)岳晓荣对例各种原因导致鼻腔出血的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用1%的利多卡因鼻粘膜麻醉后,用云南白药制成含药纱条,做鼻腔深部填塞。治疗后99%的患者出血停止。
(3)杨晓红用康复新和白药纱条填塞治疗;覃启才用糜蛋白酶和云南白药混合,纱条填塞来治疗各种原因起来的鼻腔出血,均取得了总有效率98%以上的治疗效果。
2、微波配合止血:
田霜将6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先清理鼻腔填塞物及分泌物,用2%利多卡因加少许0.1%肾上腺素(10ml利多卡因加1ml肾上腺素),麻醉出血侧鼻腔两遍,用鼻镜或鼻内镜探测到出血点,再用微波治疗仪凝固止血,止血后两组均用抗生素及止血剂。白药组加服云南白药胶囊,一次2粒,一天4次,连续服用一周。
疗效标准:显效:鼻出血停止,1个月内无复发。好转:鼻出血较治疗前明显减轻,1个月内仅有少量出血。无效:治疗前后鼻出血无变化。
治疗结果:云南白药组显效24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3、治疗鼻中隔粘膜糜烂溃疡并出血:
(1)李爱玮、姜美香将98例鼻中隔糜烂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白药组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出血重者先用1%麻*素棉片轻轻压迫,然后在备好的消*油纱约2cm*1.5cm上撒一薄层云南白药粉贴敷与鼻中隔粘膜糜烂出血区,一天1次,三天一疗程。对照组用20%硝酸银烧灼出血点至变白或用鱼肝油酸钠在出血点局封,用红霉素软膏外涂,口服乙酰螺旋霉素、阿莫西林、维生素C、甲萘氢醌等,三天为一疗程。
评定标准:治愈:鼻中隔黎氏区黏膜肿胀、糜烂、溃疡消失;有效:黏膜光滑无再出血;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治疗结果:云南白药组鼻中隔黏膜治愈总有效率为%;对照组为78.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
(2)杨艳、高秀云对76例患者进行了观察,先明确出血部位及出血点,压迫止血后以50%硝酸银烧灼出血点至黏膜发白凝固,白药组用生理盐水调和云南白药涂于消*棉片上,贴敷于烧灼过的黏膜区,适量填塞棉球固定,1~2日更换一次,同时口服云南白药散剂0.5g,一日3次,治疗一周。对照组用红霉素眼膏涂于烧灼处,以棉片填塞,1~2日换药一次,同时口服安络血及抗生素,治疗一周。
治疗结果:云南白药组总有效率为8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4、鼻腔围手术期的运用:
(1)杨晓红,郑明秀等对例鼻内窥镜术围手术期止血进行了观察。对照组采用常规消炎、药物喷鼻,白药组只加服云南白药胶囊一次2粒,一日3次,术前3天开始服用,服用至术后第3天。
根据术中吸引瓶中的出血量及所用纱条计算术中出血量,尽量不让患者将血咽下,如误咽,则同时记录术中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量估计出血量,术后24~48小时拔出纱条,记录出血量。
治疗结果:白药组88例,总出血量为ml,平均每人出血31.82ml,总有效率为94.32%;对照组60例,总出血量为ml,平均每人出血65.83ml,总有效率为56.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柴小花在鼻内窥镜术中术前三天开始给患者服用云南白药胶囊,发现云南白药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比对照组减少了三分之一。
(3)张明华,王淑霞将云南白药用于鼻腔术后止血,将装有云南白药粉的消*缸,在无菌操作下放入制成需要形状的可吸收性明胶海绵,盖好盖子后,摇动缸体,使云南白药均匀分布于明胶海绵内。可用于鼻腔鼻息肉摘除术、鼻窦手术等止血。
讨论:
鼻腔处由于粘膜较薄,血管丰富,因此在临床上出血较为常见,云南白药具有良好的止血、抗炎作用,在临床上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鼻腔出血及鼻中隔糜烂等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