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
豆类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能缺少的一个角色,它的种类有很多,养生功效也不尽相同,比如黑豆能补肾、红豆能养心。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这些豆有何妙用——
黑豆:补肾中医认为,色黑者入肾,黑豆,性平,味甘涩,入肝、肾经,有补肾益肝、滋阴润燥、止盗汗、黑发以及延年益寿的功效。
黑豆,也被人们称为“肾之谷”,尤其善于治疗肾虚阴亏和肾气不足。譬如盗汗,多是肾阴不足、肾气虚亏引起,日常吃点黑豆能调。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黑豆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卵磷脂、脂肪、黑色素及烟酸外,还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E含量是肉类的6~8倍,有降血脂、抗氧化、养颜美容的功效。黑豆的做法多样,煮粥、打豆浆、煲汤,或直接煮水均可。养生推荐:“三黑粥”
做法:取黑米50克、黑豆20克,洗净后浸泡一晚;熬粥时,再加15克黑芝麻一同熬煮;最后可按照个人口味,加入适量核桃仁、红糖等调味。作用:滋阴补肾,补血益气,补肝明目,美容益寿。
红豆:养心养血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曾赞红豆为“心之谷”。
中医认为,红豆有清心养血、消肿利湿、抵抗疲劳等作用,且对预防小便不利、脾虚水肿、脚气症、疮痈肿痛、腮腺炎等也有一定功效。而现代研究发现,红豆中含有的铁、三萜皂苷也对血管很有好处,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妥妥的“护心豆”。平时如有口渴、烦躁、精神不振等症,煮点红豆饭或是红豆薏米水可以帮助缓解。红豆煮开花Tips:将红豆洗净,加水没过,再将其放入冰箱冷冻4个小时,最后把“冰冻红豆”直接放锅里加热水煮,这样就能很快煮开花了。
黄豆:健脑护血管黄豆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这些元素有助于增强脑血管的机能。另外,它还含有卵磷脂、丰富的维生素及其他矿物质,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
大豆脂肪中含有85.5%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又以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很多,它们可以降低人体内胆固醇,对中老年脑力劳动者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尤为有益。大豆吃法也很多,但最好的吃法是把它做成豆浆喝——除了膳食纤维含量稍有逊色(多存于豆渣中),豆浆基本能保留大豆的营养成分,还更便于吸收。
豆浆蛋白质含量高,热量低,脂肪低,不含胆固醇,钙质丰富。每天饮用25克大豆制成的毫升豆浆,可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豆浆还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减少面部青春痘、暗疮的发生,特别适合老人、小孩和女性饮用。
绿豆:清热护肝冬天,很多人吃肉较多,稍不注意就容易“上火”,出现目赤肿痛、牙龈咽喉痛或鼻出血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火情太猛,津液蒸发过度所致,而性寒凉、入胃经的绿豆,能把“火情”降下来。
绿豆有清热解毒,去暑消水肿的作用,只要是身体里有“实火”,都可用绿豆,四季皆宜。绿豆本身也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和氨酸,而这两种营养素同冰糖结合就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尤其是可防止因为肝火旺而引起的上火或者天气炎热而导致的中暑。养生小提醒:在服用温补药(如人参、黄芪、丁香、高良姜、肉桂、附子等)期间,不要吃绿豆,以免冲淡了药物的温性,降低药效。
白扁豆:祛湿养脾胃人体内的湿气,与脾功能失调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脾能运化水湿,若脾功能失调,运化水液的“功力”大不如前,则会导致水湿内停,人体湿气自然越来越重。中医认为,白扁豆味甘、性微温,有健脾和胃、清暑化湿等功效,可缓解暑湿引起的呕吐、腹泻等症。
更重要的是,常用白扁豆祛湿,还不易损伤脾胃,脾胃虚弱的人也可以常吃,再适合不过。Tips:白扁豆炒一下,药效更好!《本草分经》里说,白扁豆“中和轻清,缓补”。白扁豆直接入药,药性不够强劲,而如果简单炒制一下,则可以加强它健脾祛湿的功效。炒制方法:将洗净晾干的白扁豆放锅里清炒,到颜色微黄、有些焦斑时即可,用的时候再把它捣碎。当然,如果觉得自行炒制比较麻烦,也可以直接前往药店购买。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壹图网。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