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新闻记者尉洁婷
11月19日,据第一财经报道,之前在多个线上医药销售平台预售的新冠口服药被紧急叫停——对于国产新冠口服药在线上药房销售的消息,11月19日中午,研发生产厂家回复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厂家已第一时间与药店作出沟通,将即刻下架处理。
对此,有新冠治疗临床专家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阿兹夫定是一个处方药,而且是紧急授权批准的,应遵循治疗指南,不适合自己服用,在网上销售也不合适。”
上述专家还强调,新冠药主要应该给高龄老人和其他有严重基础疾病风险的脆弱人群来备用,绝对不是给全民吃的药,囤药更没必要。
有病才需要吃药,没病的话,“是药三分毒”。
众所周知,对新冠肺炎最好的预防一是打疫苗二是增强免疫力,官方并没有推荐过“预防药物”。
那为什么某些治疗药物会屡次成为全民“囤药”“抢购”的对象呢?
或许大多数人“有备无患”的心理是主要原因,但这样的“有备无患”真的好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首先对普通民众来说,与其自己判断鼻塞、流涕、发烧、咽痛是否是因为感染了新冠,那医院做核酸检测或者自行购买抗原试剂盒。
如果确诊了,去医院就诊一定比自己在家吃药要靠谱得多,毕竟大多数人都不具备专业的医疗知识,无症状、普通型、轻型、重型、危重型都需要专家来观察判断,大多数普通人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而且确诊之后除了要关心自己,也要关心病毒的传染问题,那隔离治疗肯定是上上之选。
再者从药企的角度看,处医院把关,“只开给需要的人”,而如果突然从处方药成了家庭常备药,短期内销量是上去了,药企是否会考虑加生产线?增加供应?这样成本势必增加了,而处方药毕竟是处方药,实际并没有那么大的需求量,一旦规范用药范围或者更新治疗方法,这些增加的生产线和生产的药品是不是就“滞销”了?药品从来就不该是商品,更不能是求短期利益的“快消品”。
医院,医院、线上处方这样方便的就诊方式了,但突然激增的开方请求先不说能否开出,在“大流量”上肯定是挤占了原本正常的医疗需求,这样非正常的医疗需求难道不也是一种“医疗挤兑”?更何况如果治疗药物成为“囤货”,那真正需要治疗的人,他们的药品保障是否也会受到影响?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其实我们需要的不是真正的药,而是信任。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