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痛鼻出血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疏调云讲堂第七十三期辨证核心规律,中
TUhjnbcbe - 2024/6/26 17:49:00
专业治疗皮肤白癜风 https://m.39.net/pf/bdfyy/bdfhl/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和大家共同交流和学习,辨证核心规律及中医证候层次结构。上期我们讲到构成证的核心要素的成分,基本上是人体复杂的病机。以及介绍了“失衡之阴阳”等病机要素。那么接下来我们继续说明其他的病机要素。

★正邪之虚实。当人体的阴阳平衡协调、形气相得,那么人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内邪难以自生,外邪亦不易伤人。即使外邪入侵致病,人体正气也能与之匹敌。邪气虽盛而正气不弱,则病机属实,证亦非虚;反之,若正气不足者,则虚也。《黄帝内经》总结告诉我们,“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与实都属于病机的要素,应该据此来定攻补的法则。

★寒热之异。寒热之异是病机属性的反映,其中寒证多因为人体阳虚阴盛,或感受外来的寒邪所致。其症状特征通常是:畏寒肢冷,喜热恋暖,舌淡润苔白,口不渴,尿清长,大便稀溏,或脘腹冷、喜热饮等阳气不足之象。反之则为热证。但两者又经常与虚实相伴,而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表里之别。表里之别在于区分病变范围与程度的轻重深浅。表证常见于外感病初起之际,初期病情较轻浅,卫气会被外邪所束,肤腠失常。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喷嚏,咽痛咳嗽,脉浮,但无明显的内脏及体内气血功能失常现象。若病变深入体内,导至脏腑气血形质功能异常者,那这种情况属于里证。里证范围很广泛,各有其不同的特征和具体表现。

★异常之气血精津液。气者,是人之根本。气和而生,运行有序。血为水谷精气所化生,渗灌濡养周身,是气之母,是人体生命重要物质基础。若气血异常,则会严重影响生理功能,会对体液的摄控能力减弱,还会让人体对外邪的抗拒力不强,导致体失温润,气化不行,濡养不足,血行不畅,易成瘀积等。精亦为人身之本,最初来自先天胚胎,又得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它藏于肾内,用以供养全身,能生神、益智、充髓、固齿、化气、化血、生发等,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的生命全过程。一旦精亏耗,则变生诸证。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体液,它的吸收、生成、输布、排泄均与三焦之气化有关,能渗灌血液,濡养周身内外。若气候炎热,津液补充不足,则会化燥。若高热持续不解、津伤液涸,则可危及生命。若三焦气化不及时,津液输布不顺畅,导致它停蓄体内,则可转化湿浊、痰浊等邪气。

★其他诸邪因素。能破坏人体健康,形成病机变化的因素较多,这些通称为邪气。邪气均是性质各异或又有相应关联的,病机和证的核心或重要成分。接下来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邪气。

六淫

★“风”邪。风邪是百病之长,其性质数行善变,轻扬、飘浮、动荡,属于阳邪。风邪既可外来,又可内生。外来的风邪多夹带他邪,比如风寒、风热、风湿等,它们糅合在一起共同为患,变化多端。内生的风邪多因为水不涵木,阳亢所致。会上至头,旁及四肢,导致麻木眩晕、偏瘫等。

★“寒”邪。寒邪其性属阴,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它的作用是凝闭收引。它既可以外束表卫,又可以影响到体内脏腑。导致脉络闭阻,血行不畅,引发畏冷和局部不适或疼痛等现象。

★“暑”邪。暑本来是热邪,但是它也可以与湿邪组合,组合后的它们阳中有阴,共同伤人。暑邪一般多见于炎热的夏天,特别是三伏天。暑热能致人体气耗津伤,出现发热、烦渴、大汗出、无力等症状,也就是中暑。中暑又有阳暑和阴暑之分。阳暑多源于烈日的曝晒,阴暑多由于久居闷热的室内导致。

★“湿”邪。湿邪是阴邪,其性质重浊滞腻、胶着难除,造成的病症广泛且持久。它既可外来,又可内生,并且体表和体内都能影响到。它会阻遏气机的升降和经络的通畅,形成着痹等。内生的湿邪,多因为脾失健运、肺失通调,导致饮入的水液停留存蓄成湿,如果停留时间更长会酿热而成湿热,湿邪还可以寒化而成寒湿,还可以浓缩而成湿浊。外来的湿邪,多因为久居潮湿的地方,或者在身体阳虚的状态淋雨、涉水而导致。

★“痰”邪。痰是体内自生的病邪,多因为脾失健运,肾失温煦,三焦气化不利使水湿在体内停蓄浓缩而酿成。它能阻碍气机的正常运行。而且它所在的部位不同,其造成的病症表现也不一样,变化多端。临证识别一般可根据其人平时是否咯痰较多,或者病人病情持续时间不短但不见衰象等等来进行判断。古代医家曾有云:怪病多因痰作祟。

★“浊”邪。浊邪多由水湿、痰饮、瘀血等因素合成。常见的有湿浊、痰浊、瘀浊、秽浊等等。它更为滞腻难除。它会严重阻碍气机的升降出入,导致蒙闭清窍,扰乱神识。并且其致病很隐匿,也能转化成浊毒,危害更加地厉害。

★“燥”邪。燥邪也内外之分。外燥伤人常见于气候干燥的秋季,并且有温燥和凉燥之分。温燥常见于初秋,凉燥常发于晚秋。内生之燥常源于阴虚日久或郁热长期不解,津亏液耗而又补给不及者。症见:口鼻咽干,皮肤不润、大便干结等。

★“火”邪。火是旺盛的热或者极度的热。火邪有内外虚实之分。一般内生之虚火,多因五志过激、七情内扰,或过食香燥之品所致。外来的实火侵犯人体会出现:高热、烦渴、尿短黄,便干结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目红、舌色赤绛、苔干黄燥起芒刺,那么说明病况很凶险了。如果火毒攻心那更将威胁生命。

★“毒”邪。毒邪的种类较多,外来者如:水毒,火毒,风毒,食毒,虫毒,蛇毒,疫毒,尸毒等。内生者如:湿毒、疔毒、热毒等。不管外来的毒还是内生的毒都能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古医者言:毒趁六淫之势,六淫借毒之力伤损性命。

★“疫”邪。疫邪又称瘟邪疠气。它的性质特殊,具有传染性。有烈性与非烈性、急性与慢性之分。75%的疫邪是病毒造成的。急性、烈性的疫邪传播迅速。多自口鼻侵入人体,能互相传染。疫邪不论大病还是小病,症状是否相似,首先就是犯肺,或者直接损伤胃肠等处,并且容易与湿、热、瘀血等邪气相互勾结。病机复杂严重,容易危及生命。

那么我们所谈的这些各种各样的病邪,都是我们所说病机中的重要的成分,在中医证候的层次结构和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总而言之,病机和证之要素虽然多,但概括而言,都是属于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类成分造成,或者这两者交叉互融造成的。因此,医生在中医辨证上,要尽可能全面且有重点,要抓住患者的基础病机,再考虑患者的其余问题。

以上这就是构成证的核心要素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将要讲中医证的基础架构。今天就暂时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1
查看完整版本: 疏调云讲堂第七十三期辨证核心规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