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伤寒论》的原文及方药直接整理好,写下按语,便于中医同行参考。原文顺序我按照《伤寒论讲义》第五版教材来安排,这样便于查阅。祝各位同道医道精进!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按:此条文中发于阳、发于阴历代医家说法不一。①认为发于阳发于阴是辨外感病阴证阳证的总纲。②认为发于阳是发于太阳,发于阴是发于少阴。③认为发于阳是发于阳经,发于阴是发于阴经。但无论哪一种解释都不影响这一条原文的理解。我个人认为可自行思考,并无定论。但我比较注重的是“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这是对于疾病预后的一个推测。我们小学课本读到的《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我想大家都知道,扁鹊能未卜先知,这其实就是中医的一种对疾病的深刻认识,所以扁鹊才能准确地说出蔡桓公的疾病发展过程和结局。这不是算命的把戏,其实这是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就比如伤寒病,它的预后张仲景就总结为“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至于文末的“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按照主流的说法是按照伏羲氏的河图“水火成数”推演而来。我虽然也知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类的演算,但是我考虑了半天仍觉得张仲景所说的阳数七阴数六可能就是临床上实际观察到的结果。我拿感冒来举例子,普通人都知道普通感冒就是5~7天就会痊愈,这就是临床实际观察到的规律,这和水火成数可能关系不大。还有这里我要插一句,经常有病人来说她感冒了一个月了,一般这是不太可能发生的,她应该是鼻炎发作或者就是咽炎发作造成的鼻塞或咽痛,而她自己误认为感冒了“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