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近三个月来,我国已经检测到BF.7、BQ.1、XBB传入。调查发现,上海近期30个奥密克戎主要亚型中,就有在欧美广泛流行的BQ.1家族和XBB家族,占比超过1/3。
XBB、BQ.1、BQ.1.1致病性和之前的*株差不多,但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了。专家判断,XBB病*与我国流行的BA.5有所差异,感染BA.5后经过一段时间,保护力水平下降,遇到免疫逃逸能力强的*株,再感染的风险会增加。
不过再次感染主要发生在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短时间内再次感染的风险较小,而且感染后的症状通常比第一次轻微。
春运在即,反复无常的疫情,让人不免怀念19年之前的生活。
新冠疫情初期,有人做出判断:20年夏天新冠疫情就会逐步消失。其判断的依据是,同为冠状病*的SARS病*在年年末出现,然后在03年年中突然消失,推测气温升高对冠状病*有抑制作用。
但3年后的今天,奥密克戎还像个暴徒,猖獗地四处行凶。
冷知识
中国将引起这次疫情的病*称为“新冠病*”,引起的疾病称之为“新冠肺炎”,分别用以区别于年的SARS病*、非典型性肺炎。国际上将该病*称为SARS-CoV-2,将该病*引起的疾病称为COVID-19。为方便理解,我们采用通俗说法。
那为何SARS病*会在肆虐一段时间后突然消失,而新冠病*却始终没完没了?
新冠病*传染性更强
对比非典疫情和新冠疫情,SARS病*和新冠病*均具有高发病性的特点,但新冠病*的传染性远超SARS病*,一个SARS病*感染者只能传染2-5个人,而一个新冠病*感染者可以传染6-7个人,这还是初代版本,经过多个版本更新后的奥密克戎,一人平均传染18人!
因此,SARS病*只造成少部分国家流行,而新冠病*造成全世界大流行。
(新京报报道)
新冠病*致死率更低
在致死率方面,SARS病*则强于新冠病*。SARS病*在中国的致死率约为6.5%,而新冠病*的致死率从一开始的2%左右不断下降,到最后广州16万人感染仅4个重症。病**性太强,造成宿主死亡,病*自然也会停止复制,反而不容易造成大规模传播。
新冠病*经过多次变异,最终留下了致死率不高但传染性强的*株。而一开始致死率高,能让人迅速死亡的*株,反而消失了。
(澎湃新闻报道)
这个分析,可以在同为冠状病*的HCoV-E身上做一些验证。
目前全球共发现7种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分别是HCoV-E、HCoV-OC43、SARS-CoV、HCoV-NL63、HCoV-HKU1、MERS-CoV和SARS-CoV-2。
HCoV-E作为第一个被发现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可以说是非典病*和新冠病*这两个凶神恶煞的老大哥,但却显得有些「籍籍无名」了。
HCoV-E主要作用于人呼吸道上皮最表层,感染症状较轻微,主要引起轻度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发热、咽喉痛、流鼻涕等,可无发热症状。研究表明,CoV(冠状病*)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病例中,66.6%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是由HCoV-E引起的。
由于HCoV-E感染的症状很轻微,很多人误以为是普通感冒或流感。
但有研究显示,几乎%的儿童早期均感染过HCoV-E和HCoV-NL63。
或者正是因为*性不强,HCoV-E才得以与人类共处数十年(自年发现起算)。
但既然HCoV-E可以时不时给我们找点麻烦,我们自然不能放过「利用」它的机会。
在对冠状病*疫情的研究中,SARS-CoV、MERS-COV、COVID-19等病*的高致病性,对试验条件及实验室安全性要求高,以及转基因动物来源有限、成本高等多方面的原因,会给检测工作和日常科研带来很大限制。
而HCoV-E是冠状病*中主要的流行病*株,能够模拟冠状病*临床症状,将其作为对冠状病*研究的目标对象,其研究结果是具有代表性的。对HCoV-E的研究,可以为冠状病*感染日常科研工作或病*杀灭试验等提供可靠数据参考。
SARS-CoV、MERS-CoV等高风险病株的相关研究需要在P3或P4实验室进行,稀缺的研究资源和高昂的研发成本,对研究方而言无疑是沉重的负担。而HCoV-E可以在P2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成本相对较低,便于操作、运输,更有利于推广。
因此,只要运用得好,病*也可以在造福人类上(被动地)发挥价值。
(中科检测病*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