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青岛日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郭菁荔
出现发热、流鼻涕、咳嗽、咽痛等症状就一定是感染了新冠肺炎吗?如何区别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哪些症状必须去发热门诊就诊?“小感冒”可以在家治疗吗?……夏末秋初是流感的多发季节,很多“中招”的市民却充满了疑问。8月19日,医院副院长、本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学东为广大市民普及相关知识。
区别关键:有无流行病学史
疫情期间,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咽痛的症状就一定是感染了新冠病*吗?答案是否定的,但警惕不能少,防护不可无。
普通感冒一般指人因着凉、劳累等引起的以鼻咽部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主要症状为鼻塞、流鼻涕、高热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也有流鼻涕、发热等症状,此外,还有肌肉酸痛等症状,但流感病人发病急,症状更严重,可能1-2天内体温就上升到39℃以上,会出现呼吸困难、憋气等,传染性较强。
新冠肺炎具有干咳、乏力、发烧、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但与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区别并不明显,有时候确诊患者不一定发烧。所以医生会仔细问询患者的流行病学史,比如是否与无症状感染者、确诊患者接触过,去没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等,有流行病学接触史才会得,此时患者一定要做好配合。
刘学东说:“患者如果只是轻微流涕、咽痛,且没有流行病学史,可以在家观察,多喝水。如果症状严重,体温达到38.5℃以上,需要尽快就诊。”由于新冠肺炎和流感的相似性,部分出现症状的市民可能会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患的就是“感冒”,在家“扛扛”就好了,而不是在第一时间就诊,这就增加了疾病进展和传播的风险。事实上,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单凭症状也是难以鉴别“感冒”和“新冠”。这个时候需要借助核酸检测并结合血常规、肺部CT等检查,有的时候甚至是多次核酸检测才能得到明确的诊断。
发热门诊一人一诊室,不会增加感染风险
部分市民可能担心前往发热门诊会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选择不上报及就诊,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只要大家按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手卫生、保持有效距离等),并严格遵守发热门诊的流程,是不会发生感染的。
刘学东强调,患者就诊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单人单车,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做好手卫生。就医时与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保持1米安全距离。就诊时配合发热门诊医护流行病学调查,实事求是,配合检查和处置。发热门诊根据患者的情况设置独立候诊区,遵循一人一诊室的原则。没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会在普通发热门诊就诊。记者获悉,《关于发挥医疗机构哨点作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对于所有到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必须扫“健康码”,并进行核酸检测。
“近期门诊的流感病人有增多趋势。”刘学东告诉记者,目前青岛气候比较潮湿,特别是前几天湿度比较大,空气中的细菌和病*不易散开,密度较高,容易出现上呼吸道系统感染。此外,从室外高温进入空调房,也容易出现“热伤风”。
秋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个人应做好防护措施,预防新冠病*的方法对流感同样有效,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1米安全距离,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尽量不要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式场所。
此外,市民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饮食清淡,营养均衡,选择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低脂肪食物和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除了这些日常防护措施外,市民还要少熬夜、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