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痛鼻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咽痛虽小,思维很大引火归元 [复制链接]

1#

文前:忙的有近两个月没正儿八经写东西分享给大家了,每年总有那么几个月身不由己,我常说的稳定输出很不容易,且看且珍惜。

正文:

咽痛这个小问题太常见了,这个季节也特别常见。我以前上大学时候也受咽痛困扰过一段时间,尤其是大五本科实习那年,在急诊科总是上夜班,三四天一个夜班,于是咽痛久治不愈,吃头孢和罗红霉素时有效时无效的,反反复复。

这种小毛病看似很小,实则隐含很大的隐患,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心脏病和肾小球肾炎跟这个咽痛都有一定的关系。咽喉这个门户实则是非常重要的,门户经常出问题的基本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就在生病的边缘。

甚至每次想到这个咽痛我都会想起20年前老家的某位村书记,那是一位很好的村干部,很负责,大家都说他的好,做了很多实事。他不抽烟、不喝酒,但是身体依然不好。老家淮安是一个地势低洼的平原,每年夏天雨水多的时候都要饱受洪涝被淹没的困扰,这种问题一直持续到后来国家启动南水北调工程,淮安作为枢纽修建了很多调水工程才得以解决。那年我上小学,夏天放暑假,又下了一个星期的大雨,又要水淹了,我们这位村干部组织大家排水,晚上因为要稍微盯一下,第二天就看他咽哑咽痛了。我的印象中他身材魁梧,却面色有些黑,结果我还在高中,他就生了癌症,四十多岁就没了。

咽痛这个病在古代也是颇受重视的,很多书里面都专门列出一个章节来讨论这个问题,伤寒论里面也搞了好几个方子治这个咽痛,比如辨少阴病脉篇的猪肤汤、桔梗汤、甘草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我特别喜欢的程钟龄《医学心悟》也列了咽痛一节。

经过这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我现在基本认为咽痛的问题,多半是虚火。所谓虚火就是程钟龄说的子火,程氏把火分为“子火”和“贼火”,贼火一般就是外来之火,贼火可驱不可留,就是我们常说的清热解*。子火可养,不可害,就是我们常说的养阴生津之类。

程氏还交代了这种问题的治疗方法,叫引火归元:肾气虚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浮游于上,当以辛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元。程氏还说这种咽痛必兼下利清谷,手足厥冷诸症。

然后看到这个导龙入海,我就想到了李可《危急重症疑难病专题》专门写过引火汤与雷龙之火,旁人对于李可褒贬不一,但是我前些年看这本书还是有些收获的,李可写引火汤(熟地、巴戟天、天冬、麦冬、茯苓、五味子、白芍、炙甘草、细辛)治疗三叉神经痛,兼论火不归元证与傅山引火汤,李可说自己的这个引火汤是学傅青主的。

李可写了5点鉴别雷龙之火(虚火)的要点:

①双膝独冷,上下温度如常,独膝盖部其冷如冰。

②来势暴急跋扈,如迅雷闪电,顷刻生变,外感多渐变。

③随阴阳盛衰之年节律、日节律演变,天人感应现象最著,如冬至阳生则病,春令阳升转重,夏至阴生渐缓,日出病作,日中病甚,日落病缓,入夜自愈。

④热势轰轰,或由脚底,或由脐下上攻头面。

⑤不渴尿多,渴喜热饮。

以前临床经验少,看到这种地方的时候不敏感,这两年看病多了以后,感觉李可说的还是蛮实在的,非常实在,比如那个第三点,刚开春天气变暖和的那段日子咽痛的就特别多。

李可说他这个学傅青主的,我最近翻看傅青主的书比较多,没有看到引火汤原方,但是确实看到傅青主写的导龙入海法。

那是在《杂方》章节傅青主介绍病在上而求诸下,上病下治的方法,

头痛、目痛、耳红、腮肿,一切上焦等症,除清凉发散正治外,人即束手无策,而不知更有三法∶如大便结,脉沉实者,用酒蒸大*三钱,微下之,此名釜底抽薪之法。如大便泄,脉沉,足冷者,宜六味地*汤加牛膝、车前、肉桂;足冷甚者,加熟附子。是冷极于下,迫其浮火上升也。此名导龙入海之法。大便如常,脉无力者,用车前子、牛膝行之下行,此名引火归源之法也。

傅青主这段介绍确实是非常好,指出了头痛、目痛,耳朵红,腮肿大这些看似上焦火热的症状,如果清热解*,发散解表解决不了,就要考虑其他的了,比如承气汤的泻下存阴方法,比如滋肾加引火下行,傅山真的是很少写到脉学的东西,这段却罕见地提出来主要问大便的情况加摸脉。

综合程钟龄、李可、傅青主三位医家的阐述和经验,如果碰到咽痛这种问题,首先要区分是外来之火、实火还是内生之火、虚火,外来之火可以吃点抗生素清热解*也就结束了,要是吃抗生素反反复复解决不了,要考虑考虑是虚火了,诊断是不是虚火,要问下半身冷不冷?喜欢喝冷水还是热水?大小便如何?尿频啵?大便溏泄不成形啵?

如果喜欢喝热水、大便不成形、小便清长频数,那多半虚火,不能清热解*的。我补充的是,要问这个咽痛跟熬夜关系如何?熬夜之后出现的,多半是虚火,同理还有口腔溃疡,复发性口腔溃疡,反反复复出现,跟咽痛的性质一样,也是很少能够清热解*的,这个问题,我两三年前就撰文阐释过:复发性口腔溃疡不可清热泻火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鉴别实火还是虚火,那就是看舌呀。

(图片来源:《舌诊十讲第页》)

虽然一个舌口腔溃疡,但是你们说这是虚火还是实火?

《舌诊十讲》与《临证舌诊录》两书的对比总结

猝不及防的结语:说到底这些虚火多半是肾虚,阴亏浮火。治法李可和傅山给了很好的方子,程钟龄总结的很好:辛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辛热药据我观察,有喜欢用肉桂的,有喜欢细辛的,我喜欢吴茱萸。牛膝一般是大家都必用的良药。

博主理念:对于一心想要从事中医的来说,掌握原理,远比掌握一方一药要重要的多,对于中医爱好者来说,避免误区比吃很多药都重要。

张坚

打赏鼓励原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